十方之地原名:Obedience,又名Obedience
发布于2024年。由黄肇邦执导,并于2024-12-19(中国香港),2024-01-27(鹿特丹电影节)公映的电影。
豆瓣评分6.4,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类型为纪录片的电影。创作于中国香港地区,具有粤语语言版本。
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:纪录片竞赛 评审团奖。
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:纪录片竞赛 火鸟大奖(提名)。
八戒分享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在线或者下载资源,我们将会努力的寻找,请您继续关注。
豆瓣评分6.4,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——以上信息由八戒分享提供
Mr. Lei
#IFFR2024# 和黃肇邦導演前作《3cm》有很大不同,《十方之地》沒有將視角放在某個具體的人或事,而是側重展現作為香港底層的**業者普遍的生存現狀。這是一群被主流社會所邊緣的香港人,港府投入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在公共建設上,但對這些人卻沒有足夠的保障。最後一鏡呼應了片頭的“觀音借庫”,非常諷刺,無論觀音借多少,也不會對他們產生絲毫改變。
不让名字太长
我不如直接睇紅磡區live streaming
btr
#HKIFF 十方=拾荒。水(=资本)主宰的地方,陆地只能*从(Obedience)。如实记录红磡唐楼下废纸**一家人的状况,加上些许说明背景的电台广播,总体平淡无奇。
黑桃生
#HKIFF# 本届睡得最香的一部,适合在博物馆放,水/钱、十方/拾荒/obedience的概念很有趣。导演说知道这些人更多故事,不负责任猜测是受访者要求下没剪进去一些更深入的个人故事,确实跟看livestreaming没两样
刘小黛
#HKIFF#极简主义对白,用全景或中景纪实画面记录香港拾荒者****。在生活涌动的平淡日常里,这些民众的生存底色已经消逝在快节奏城市进程中。空境加画外音,比较实验的拍摄手法,俯视构图也挺有亮点,配乐恰到好处。冷静克制的纪录片方式,当然如果能有更深层的内容挖掘会更优。导演映后戴着黑色口罩,感觉是个低调社恐的纪录作者。
kakakarl
#HKIFF48#obedience也有宗教概念“尊奉,忠顺”的意思,十方之地也是**概念。 香港拾荒一家人的故事。视点和镜头都还蛮冷静客观。 (主角那家人的儿子坐在我旁边,拍了很多次照片,后来被后面一个人制止了,但之后他还是***了一张一家人在一起的画面,让我心情复杂)
誒嘿嘿教主
有点一言难尽吧就是,感觉作者有点害怕深入主角们的生活一样,很遗憾主角们只是作者表达自我的符号,没有灵魂。
匣中猫
还是缺了一些连接,也会想到浊,看的途中时而纠结自己如果不喜欢这种直白地、没有太多表达可视的底层生活,是不是也只是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去看而已?但后面想想好像倒是在街上有看到过比这些**录像更有感的东西,那还是只能给3星噜。
kinder23
#HKIFF48 无论片名的**意思和谐音,或是电影聚焦的区域和群体,本身都很吸引人去观看,只是由始至终都没有让十方之地、**意味、水、拾荒这些关键词有很强的联系,只是用一种疏离的视角去看着一个区域的变化,以及那里的一些人为了生活而拾荒,令人很难产生更强烈的共情。或许导演确实有一些想法去用这个片名,去拍摄红勘的这些人,但始终太年轻,没有办法深挖进去。
六那个六
53thIFFR-Harbour/哎呀这次鹿特丹最喜欢这部了,不知道是不是IDFA的后劲。有一个镜头真的很喜欢很刺痛地动人: 在大雨中披着雨衣而缓慢前行的拾荒者,他佝偻的身躯甚至不及垃圾板车上黑色垃圾袋的高度,镜头在漫长大雨中跟随他,并在十字街口偶遇另一位拾荒者。随后,在不停歇的大雨和连贯的运动影像中,镜头开始跟随另一人向街道的另一方向走去。这一幕似乎充满着微妙的存在主义徒劳与荒诞,并形象化了何为阶级失衡下永远抬不起的天平。